去年,我們首次舉辦短片劇本創作比賽,希望喜愛電影和創作的你們利用不多於 15 分鐘的劇本,表達你們對 LGBTQ+ 社群的獨特想法。比賽反應非常好,我們收到眾多極具創意和精心編寫的劇本,在此由衷感謝所有提交作品的創作人,無論今次勝出與否,都希望你們能再接再厲,參加我們的第二屆短片劇本創作比賽!

誠如之前的宣布,我們挑選了兩部比較優勝的作品。它們內容上別具原創風格,技巧上更圓熟細膩,情感上更令人刻骨銘心,極為真實地反映了香港 LGBTQ+ 社群的生活。

兩位得獎者分別是:
《一呼一吸》謝熹朗
《零佬三十》林澤銘

他們已分別享有機會與五位業內專家會面暢談,討論劇本的細節以及如何將劇本轉化為實際電影。藉此機會,香港同志影展特別多謝五位導師,包括關錦鵬導演、曾翠珊導演、麥婉欣導演、鄺珮詩監製和楊曜愷導演,感激他們抽出極寶貴的時間與兩位獲獎編劇會面,就他們的劇本內容和發展方向提供中肯的見解和建議。

就讓我們認識一下短片劇本創作比賽的導師:
關錦鵬
關錦鵬從《藍宇》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阮玲玉》入圍柏林影展推張曼玉成為影后等等成就,以及《人在紐約》、《紅玫瑰白玫瑰》、《越快樂越墮落》等作品,已經證明了他是香港電影界最重要的導演之一。同時,他也是最善於用通俗語言糖衣包裹人世之苦的導演,因之,他在華語流行文化之中,創造了多個超越時代的經典人物、台詞、場景,甚至是經典的流行歌曲。溫碧霞、梅艷芳、張曼玉、邱淑貞、鄭秀文等,也因為他的作品,在電影世界佔下一席之地。

麥婉欣
香港電影導演。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華蓮戰隊製作公司創辦人。曾任副導演、製片、美術指導、剪接等工作。電影作品《哥哥》、《蝴蝶》、《八月的故事》、《東風破》、《大戰》等,曾於多個國際電影節中獲獎。近年活躍於演唱會創作及監製工作。

鄺珮詩
香港藝術中心節目總監,2007 年獲發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到美國實習交流。04 至 14 年間為 ifva (Incubator for Film and Visual media in Asia) 總監。監製的電影有《大藍湖》(曾翠珊,2011)、《點對點》(黃浩然,2014) 以及入選柏林影展的《叔.叔》(楊曜愷,2019)。

曾翠珊
2012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2008 年完成首部長片《戀人路上》,被台灣南方影展評為「最佳劇情影片」。2011 完成第二部長片《大藍湖》,影片獲各 界贊譽。 2016憑《河 上變村》獲得 FilmAid Asia 頒發人道主義大獎。長片近作《非分熟女》於 2019 年上映。最新VR 影像計劃《無舞之間》入圍 2020 年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的 VR 雙年學院。

楊曜愷
2021 年被選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年度藝術家(電影藝術)。第三部長片《叔‧叔》先後於釜山國際電影節 2019 及柏林影展 2020 舉行全球及歐洲首映。首部長片《我愛斷袖衫》,2005 年於鹿特丹國際影展首映 。第二部長片《紐約斷背衫》在美國 Netflix上架。